
萬華是台北舊城區,在龍山寺站有了COFFEE : STAND UP的二號店,相較於東區以淺焙為主的壹號店,立良二號的義式咖啡卻是大膽以深焙為配方,以甜感表現為主軸,與以往刻板印象的焦香味大不同; 搭配舊城氣氛,卻不失年輕甜美。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2018/01/15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8/01/10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西門商圈就在「森耕」隔壁新開的咖啡店,住宅區中大廈的一樓轉角處,兩面落地窗讓自然光灑入透亮,簡單的桌椅擺設約10人的座位,一對年輕情侶的咖啡夢想,不時可以看到喜歡縫紉的女主人之傑作,剛好可以當作店內的裝飾物。讓我大大驚喜的是牆面上掛著的SCAA咖啡「手繪風味輪」,近一兩年來咖啡店常看到海報式的咖啡風味輪,但這幅直接畫在布上的風火輪超無敵,因學過油畫更了解畫在布上的困難度,一手一手繪出來的畫布就是多了溫度與人情味。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7/08/10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近龍山寺邊多了一家專業咖啡館,若是有到龍山寺拜拜走走後,沿著龍山寺前的廣州街往前走即可以看到「甘心咖啡」,萬華也算是台北的老商圈之一,咖啡香少之又少,來到龍山寺不再只有喝青草茶,想喝杯咖啡也有新聚所了。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老市場新生命,位在龍山寺捷運站附近三水市場內,市場內有幾攤小吃名店,從市場入內就可以發現新建築的誕生,原為日治時代的舊市場經忠泰建設活化後以「新富町文化市場U-mkt」為名,為老社區帶來了新風潮與傳承。由建築師林友寒與建築工坊共同規劃,保留舊建築的架構,建築物以U型的方式呈現,內部空間以木質與通透明亮隔板區隔出不同隔間,而U型的天井是此建築物最大特色。另外新增的清水模建築以半弧形展現,光影交織的美感很美。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森耕咖啡」已是去年走訪的店了,位在西門町較外圍區貴陽路的巷弄裡,有點小偏僻,前有小公園,咖啡店旁是二手電器行,算是開在老社區裡的小咖啡店。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西門町的複合式咖啡店,位在漢口街的尾端,一樓是咖啡館,二樓是本土潮牌PROVIDER,以美式騎士文化風為主的服飾,很受到年輕人的喜歡與青睞。咖啡館內以冷峻質樸水泥牆呈現,木質桌與鋼椅的搭配很簡單,有距離的座位區顯得不擁擠,獨特的個性風元素很強烈,年輕有耍帥的本錢。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7/01/01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漢口街的相機街裡的甜點咖啡店,整排老房子連接著,這棟五層樓的老房子是店主人的家傳屋,經過多年歲月的摧殘自然老舊了,但新的概念風格讓新舊交織成美麗的火花,後工業風的格局呈現。一二樓是甜點咖啡店,三樓是甜點烘焙室,屬長條型的空間,簡潔不拖泥帶水的陳設很美式。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撫台街洋樓對面新開的咖啡館,一整排都屬於舊式老洋房,歲月的痕跡刻畫在斑駁的牆面上,很復古也懷舊,更顯撫台街是台北城興衰的過往。木製拉門拉開有一股溫馨的氣氛,前後門是互通的,所以從博愛路或撫台街都可以進來,不大的空間內有一張大桌與幾張雙人座,簡簡單單的擺設,也讓北門帶來咖啡的香氣。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只有到真善美看電影時才會走到西門町來,而『Cho cafe』是去年看完電影在昆明街吃何家排骨酥看到的,那時剛營運,門口正在施工有些亂,當時先把它記下來,一轉眼過了近一年。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2014/10/01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2014/09/17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2014/07/14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2013/10/01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2013/09/12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2013/08/12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102/08/07
35號的腳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