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/12/23
第二天的行程踏上小琉球,從東港搭船到小琉球只要半小時,船班一小時一班有公營與民營很方便,小琉球不大幾個小時即能走完,天氣很好處處是陽光、藍天、海洋,一整片藍天白雲舒適宜人,對照台北濕冷的天氣差好多哦!冬日踏上小島沒甚麼人,讓人心情開闊又溫暖的一趟旅行~~~
我們搭的船可以容納百人以上
白沙觀光港為遊客進出之主要港口,緊鄰海岸線優美的中澳沙灘,深具遊憩價值,港區內之遊客服務中心,除了提供交通船的搭乘外,尚有海上環島船以及海底半淺艇,提供給遊客多樣化的環島新選擇。
花瓶石
花瓶石為小琉球島上最著名的景點,其形成原因是原本的海岸珊瑚礁被地殼隆起作用所抬升,然後頸部受到長期的海水侵蝕作用,因此形成上粗下細,類似花瓶的特殊造型,加上岩頂上長滿了臭娘子以及盒果籐等植物,如同插著花草的花瓶,因此便取名為「花瓶石」。
望海亭
位於美人洞景點的靠海側,居高臨下可以欣賞到琉球嶼的海崖、珊瑚裙礁海岸與海水箱網養殖。海崖形成主要是由於地殼隆起與海水面變遷,使原本海水面下的珊瑚礁出露,而臨接海岸的珊瑚礁邊坡則以高角度的方式崩落後退,形成壯觀的崩崖海岸。
望海亭海景
杉福漁港
在小琉球島嶼西側的杉福港附近,有許多特殊的海蝕小地景,例如海蝕柱(與花瓶石相似)、海蝕凹壁與海蝕壺穴。其中,海蝕柱的外型類似相菇,上方大而支柱的部分較細,其形成原因與花瓶石類似,是由於海水長期停留在下方凹陷的位置,長期侵蝕拍打而形成。
蛤板灣(威尼斯海灘)
琉球嶼沿海主要是侵蝕性的珊瑚礁岩岸,只有幾個屬於堆積地形的沙岸,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位於西部蛤板至烏鬼洞一帶的蛤板沙灘。
落日亭
位於琉球嶼西側,面臨壯麗的台灣海峽,是島上觀賞落日的好去處。除了落日的短暫景觀之外,在落日亭附近的海岸屬於珊瑚礁海岸,可以欣賞到隆起珊瑚礁與美麗的海岸,也是除了落日以外的另一個景觀。
紅番石
位於厚石一帶,為一顆珊瑚礁岩,遠望有如印地安人頭。在早晨日出時,與鄰近岩石背光景象,宛如戀人相望,十分浪漫。
老鼠石
位於厚石一帶,其石正面貌似老鼠、背面貌似山豬,故又名山豬石。
白燈塔
琉球嶼現有燈塔兩座,一座位於白沙尾港口,當船近臨該嶼和進港時,多以此塔為主要目標;另一座在琉球嶼東南尖山之頂,為國際性之燈塔。整座塔之造為混凝土圓形白色,高度自基座至塔頂一十公尺,水平面至塔頂有八十八公尺之高,,其光度射程可達二十浬之遠,亮如白晝,日夜自行閃光。該塔與鵝鑾鼻燈塔同具有指引台灣海峽及巴士海峽往還船隻之功能,更是漁船航行之指針,亦同屬國際性燈塔。
午餐時光聽好友的建議選擇了最安全的小七,這是我第一次吃到小七的便當,御便當的滷排骨便當還蠻好吃的,搭配一杯拿鐵好讚!
滷排骨便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