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/08/05
有機過程─黑川徹陶藝個展
展出時間:2014-07-18~2014-08-24
展出地點:鶯歌陶瓷博物館1F陽光特展室
在數位科技發展的生活環境下,我們常忘記人只是自然界裡的一小部份,如何找回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,透過日本陶藝家黑川徹,以不同角度與形式欣賞自然植物之美。
植物依循著自然規律生長,產生獨特的結構與組織,黑川徹找尋他們的生成方式,轉化植物在時間下成長的美麗,營造出一個安靜的生命力量。2013年暑假及12月期間,黑川徹來到陶博館駐村,他接觸到許多不同的自然生態,激發出新的創作構想。臺灣充沛的陽光,帶給植物旺盛的生命力,與他生活的日本氣候及植物生態有著不同的環境,黑川徹以臺灣亞熱帶植物為創作題材,運用陶瓷雕塑的技法和幾何形狀,把光、空氣、植物與陶土融合,創作有別於過往以黑色形體的呈現,轉換為簡潔的白色造形。白色,代表著光與作品玩光影遊戲時所產生最美麗的顏色,宛如樹影婆娑,讓我們感受到最簡單的自然之美,拉近與大自然的距離,同時也拉近了黑川徹與臺灣的距離。
月讀─木野智史陶藝個展
展出時間:2014.07.18~2014.08.17
展出地點: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B1 陶藝長廊
木野智史是來自日本京都宇治市的年輕陶藝家,自十五歲起就全時間沉浸在陶藝的創作裡,目前於京都的個人工作室進行創作。《月讀》(tsuki-yomi)在日文的意境裡,意味著古人依照月亮的陰晴圓缺制定曆法,不僅記錄著生活的每一天,也認真的充實成就著每一天。就如在他的創作中,集結著每一日接觸到的重要元素,無論來自於自然界的啟示,或者人與人之間互動中的靈感,這些紀錄都深深地蘊藏在他的作品之中。
本展作品的創作構想,是木野智史從日文裡形容自然界氣象的文字中找尋靈感,以白瓷的素材、手拉坯的技法和意念豐富的文字交織,表達以水、天空和大地植物等自然元素,蘊含著安寧靜謐氣氛,與人為緊張感結合而形成的大氣空間,充滿獨創性的個人風格,呈現出獨一無二的自然空間感。系列作品《颪1》以轆轤成形,破壞手拉坯的離心造形而重生為新的意象,運用簡單的線條展現抽象式的風紋,薄而銳的邊緣代表冷風的凌厲,彷彿感受到這股冷冽強風的氛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