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剛 ‧ 寂弦激韻
展出時間:2016/05/28 - 2016/08/07
展出地點:台北美術館
霍剛是現代抽象畫家,1932年生於南京,成長養成教育於台灣。
霍剛早期的繪畫多為捕捉“意象”,畫面上鳥獸變形體幽游於空間之中,充滿超現實風格的神秘性,色彩多為中性或低彩度光線較為陰暗,1964年霍剛羈旅米蘭之後,延續超現實探索,但輪廓線趨向理性幾何抽象,這是建立其繪畫語言的轉變階段。換言之,六○年代中期以後,霍剛畫作的表現形式已趨於硬邊構成,而精神上卻傾向於視覺詩性,圓點與線形色彩構築畫面,隱寓向隨機非可預期的動向空間,展現境外牽引,呈現畫外之意。霍剛顯然受到義大利深厚文化特質的移轉,他的繪畫展現沈潛而內斂,畫面看似輕盈的油彩,實則飽含心靈之厚度,從七○年代的作品表現迄今,畫中色彩愈來愈濃烈鮮明,構圖也趨向明快簡潔,常見對稱性與突發性現身的點、短直線交替展現,有時線與塊面凝住對峙,閃爍的小點線一觸即發,激擾平靜寂浩瀚的畫面,卻又可發現這些靈活的小符號是拆卸了書法線條的重組樂章。
鏡 ─ 李小鏡回顧展
展出時間:2016/05/21 - 2016/08/14
展出地點:台北美術館
李小鏡1945年出生,旅居紐約市長年從事攝影與數位藝術創作,是一位頗受歐美矚目的華裔藝術家。本展共展出1965年到2016年間最具代表性的16個系列作品,包含平面攝影、輸出裝置、數位互動、浮空投影與3 D現場列印等150多件作品。係針對藝術家51年來創作脈絡之回顧展,主要希望呈現藝術家對於新型態媒材之細膩詮釋力與多樣表現性。李小鏡對於前衛性媒材與技術的天分,使他在影像/人像的處理與表達時,能巧妙運用數位造相的精隨,創造出敏銳精準的視覺語彙。他的作品探討了東方生命觀與西方進化論理論等議題,提出饒富意趣的質問與假設。本展採取倒敘方式,試圖去凸顯李小鏡作品隱藏的一種延續與進化觀點。由晚近一系列關懷人類未來命運的裝置,到早期的人獸的寓意圖像,最後一系列的寫實沙龍人像;皆展現出藝術家獨特的生命論點以及萬物進化變異的必然宿命。
等我一億年 ─周世雄個展
展出時間:2016/06/04 - 2016/07/24
展出地點:台北美術館
周世雄1989年出生於台北,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學院純藝術系學士,美國耶魯大學藝術研究所雕塑系碩士。他的石油畫系列作品曾於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展出,多次入圍英國當代藝術獎項,英國當代藝術年鑑評選為年度最佳新銳藝術家。
基於對材質的研究,及調查人對事物的意義與認知形成的過程,在油畫系列的創作過程中,周世雄間接的透過質問物件在實體和影像中的不同,從語境與表現形式上,思考這項作品與繪畫之間的關連,進而發展出一套與作品所在的空間相關的方式去製作繪畫。
從歷史的角度去觀察藝術家與材質之間的關連,周世雄試著合理的去拓寬繪畫的可能性,並且以另外的方式去執行繪畫,這些油畫永遠不乾涸,也不呈現在一張畫布上,透明有機玻璃框架內充填著原油,透過高度反射的表面,空間中色彩與形體的流動不間斷的於黑色平面上形成如畫般的影像。利用人在語境上(油畫)跟繪畫形式(例如:長方型的框架)的刻板認知,去定義他的油畫。
從材質的象徵意義上去討論,周世雄把這些作品視為石油時代的一個標本,期待在未來世界,這一系列作品能夠從當代藝術品,成為歷史博物,供未來的人從材質去理解我們生存情況,這是藝術家在語境概念及表現形式背後所藏的深意。
「等我一億年」以材質石油為核心,藝術家從個人家族與油品之間的關係,去延伸到油品與時代之間的關係。並將抽象的作品利用身分、家庭、孤寂、中國傳統、親子、宅門、等待、永恆等命題,去象徵出作品「與每一個人都相關」的世界性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