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第四屆X-site計畫:供霧所
首獎:供霧所 Mist Encounter
尺寸|6.5m (height) x 19.8m x 21.6m
材質|鷹架、織網、木棧板、水霧裝置
創作團隊|「偶然設計」和「陳冠瑋建築師事務所」
團隊成員| 羅晨綺、曹凱瑞、趙尉翔、曾令理、蔡旼珊、陳冠瑋、林于暄
「X-site計畫」以美術館戶外廣場為基地,從「建築」尋找其他多元語意或美學的可能性,透過每年公開徵件,選出一件臨時性建築裝置,作為結合建築與藝術事件(Event)所形構的體驗式空間,激發民眾對環境關係的重新感知和關注。今年共有37件作品參加徵選,經過兩階段評審程序,由「偶然設計+陳冠瑋建築師事務所」團隊以作品《供霧所》(Mist Encounter)獲得首獎。《供霧所》以施工鷹架、半穿透軟性材料作為構造主體,透過水霧裝置來回應本屆命題:「關於工務所的行動研究(In Progress)」以及美術館即將啟動的空調修繕工程,賦予不可見的空氣調節為一個可理解的形式。
《供霧所》簡介
在偌大無方向性的廣場上,以一個方正回字形的構築體佇立著,於夏日陽光浮動照射、風動吹拂中,隱約看見霧氣從建築體慢慢溢散出,吸引並驅使人們走入,置身在逐漸濃烈的霧氣中庭,建築體、民眾都被包圍、消失不見,又隨著霧氣消退、逐漸顯現,彷彿濃霧森林一般,經歷了一段充滿時間性的魔幻過程。
《供霧所》,策動一場關於微氣候的藝術事件,透過水霧使身體知覺展開,賦予不可見的空氣調節一個可理解的形式。層疊織網構架成為了霧的容器,流動漂移,邊界清晰而模糊、視界穿透或隱蔽。
在濕潤煙雨的霧錐裏呼吸、在垂懸飄動的織椅上凝視、在忽而濃霧隱蔽一切的中庭內對話。可見/不可見、公共性/個體性、自然/人為,空間層次裡霧氣每一瞬間捕捉的表現與體驗,都指涉了變幻不定的樣貌- In Progress。展覽期間透過表演、講座,激發民眾對建築有不同思考與經驗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