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間行板:館藏作品展
展出時間:2017/06/24 - 2017/09/17
展出地點:台北市立美術館
雕塑對空間的思考不僅牽動自身形式的翻新,亦不斷為當代藝術創作帶來補給。《空間行板》從對今日雕塑樣貌的觀察出發,透過本館典藏品來映現時間進程中,涉及空間的不同思考,拉出以空間為題的切面,呈現雕塑接向裝置藝術、新媒體藝術,脈絡相連的對空間概念的思辨、探測與運用。
當封塔納(1899-1968)順勢落下的一刀,劃破二維空間再現三維空間的假象,平面畫布旋即成為立體的雕塑物件。劃破畫布成為「空間主義」藝術的代表,這個舉動擾動藝術分類,解放形式,成為爾後藝術注重觀念先行的前導之一。
而「空間主義」主張以光、色彩、線條、動態、空間…等基本形式元素為主,提倡一種新的、純粹的藝術。接續前此抽象創作與「去台座」已推動的雕塑形式與內容的擴張。繼有低限藝術與地景藝術,帶動有關物性、特殊物件、劇場性與空間場域等多種實踐。而後裝置藝術、新媒體藝術在尋找新形式的過程裡,亦不忘嘗試答辯空間因素的題解。
在這當中,有關藝術的空間本質、存有或佔有空間的方式等問題,不斷透過實踐,在概念翻轉中增強自身,如同一股細流,緩緩地改造當代藝術的地貌,豐富人們對當代藝術理解和體驗的方式。也刺激觀者面對想像的空間、概念的空間、現實的空間等的感知差異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